上週日到朗豪坊商場逛逛,看見一間專賣Cap帽的店鋪,數個年青人正付款購物,看清楚原來此店正是飛達控股(1100)的NOP零售店!看過公司年報,零售業務去年收入只佔整體13%,更錄得輕微虧損。集團基本上多年來仍以製造業務為主,好像去年收入佔整體62%,溢利更是集團重中之重,因其他業務同時間錄得輕微虧損。
飛達控股為世界最大製帽企業之一,現時市值5億多港元,於2000年上市,多年前曾是受市場追捧的工業股,不過其後發展過度進取,分別開拓貿易及零售業務,於2008及2009年因金融海嘯而受美國業務拖累,連續兩年出現虧損。源於美國收入去年佔整體61%,現時業績仍較受美國經濟狀況影響。
另外,集團的生產基地本在深圳,但自受累於國內勞工不穩定、最低工資不斷上升及人民幣上升等因素,所以自2010年尾起,逐步將越來越多訂單外判給孟加拉的工廠以降低成本,不過初期因發電及公路等基建不足,加上工人質素稍遜,效果大打折扣,管理層便決定於2013年在當地自設廠房,製造業務於2013年下半年重回正軌,經過一輪磨合後似進入收成期,去年此業務溢利更按年升66%。
不過,雖然飛達控股去年整體純利按年升59%,但收入卻按年下跌5%,管理層歸因於在深圳廠房減少員工並轉型為設計研發基地,並以應對急單為主下,擴大了的孟加拉廠房產能卻未能悉數滿足訂單的增長。現時內地員工數目有1,500人,計劃3年後縮減至800人,而孟加拉員工人數去年已增至3,100人。集團在今年8月將在孟加拉廠房新增4條生產線,預計今年全年可生產2,000萬件,較去年大幅提高43%。管理層預期孟加拉生產線明年佔比可由60%提升至70%,並正考慮再購入一幅土地興建新廠房,樂觀預計於2018年在當地目標產量可實現三位數字的增長。
管理層於是月上旬的股東會透露,自工廠遷至孟加拉後,今明兩年的訂單已滿,目前正與客戶洽談2018年的產能分配,配合生產線擴產,今明兩年收入理應增長不錯,加上當地基建逐步發展亦提升企業營運及運輸效益不少。
孟加拉現在是全球第二大成衣出口國,僅次於中國,已擁有超過5000間紡織工廠,僱用約420萬工人,但政府管治、基建及治安仍有不少改善空間,加上當地地緣政治風險仍不算低,飛達控股現時已過度倚賴孟加拉從事生產,市場或在估值上打上折扣。
如上篇提到,「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飛達控股(1100)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的5月21日文章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