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Larry Hung)
要看懂一門生意,必須有足夠的背景知識才行,而且要清楚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這是關鍵!我對能力圈的定義就是這個意思,投資前最要弄清楚自己的能力圈。
“股神巴菲特曾經説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重要的不是能力圈有多大,而是待在能力圈的範圍之內。”
香港主板内過千家的公司,投資者不用覆蓋太多,如果你的能力圈只涵蓋其中的 30 家,只要你清楚是哪 30 家,那就可以了。你只要對這 30 家公司特別瞭解,別人知道的東西你當然知道,別人不知道的東西你也知道,當中必定牽涉很多功課,也需要時間才能把影響股價的關鍵因素逐一弄個明白。
巴菲特的調研方法
巴菲特年輕的時候,為了熟悉各行各業的公司,做過大量功課。他做功課的方法是和菲利普•費雪學的,所謂的“四處打聽”的方法。他出去調研,和公司的客戶聊,和公司的前員工聊,有的時候還和供應商聊,只要能對瞭解公司有幫助的人,他都找他們聊。他總是找業內人士請教,如果他對煤炭行業感興趣,他會把煤炭公司都跑一遍。他問每個 CEO:“要是你只能買一家煤炭公司的股票,除了你所在的公司以外,你會買哪家的?為什麼?”把得到的信息拼湊起來,經過一段時間,就能把這個行業弄明白。
Larry對能力圈的理解
任何一盤生意,裡面都有很深的學問。很多時候,客戶也會問我,你平常的時間分配如何?我會說:1/3的時間在看報告和Modelling、1/3的時間在管理Portfolio、1/3在考察公司(包括與不同行業的朋友交流)。唯有看得多公司,你才知道哪些公司是好公司、哪些是差公司;唯有看得多公司,你才知道哪些生意模式較好、哪些生意模式較差;唯有看得多公司,你才知道哪些公司是你真正明白和能夠建立優勢(Edge)的、哪些公司是你怎看也不明白股價背後的波動邏輯。
無可否認,每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能力邊界和局限性,但只要認識到了局限性的存在,就可以在某種意義上減低它的制約。
譬如,我把選股的要素簡化為估值、質素和催化劑,並盡力淡化了催化劑的重要性,於是選股的複雜問題便變成了尋找便宜好公司這個相對簡單的課題。
然後,針對不同的行業特性,利用不同的估值框架,弄清這個行業裏決定競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是什麼、怎樣才是好公司、怎樣才算是便宜等。
舉例來説,對於餐飲公司而言,翻臺率高、回頭客多、坪傚高便是好公司;對於零售業來説,同店銷售高、開店速度高、應收帳低便是好公司;對於工業股來説,規模效應高、庫存低、成本控制好便是好公司。
(圖片來源:Stockf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