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7, 2019

27 Apr 2019 - 波司登(3998)真的復甦?

復活節期間到上海旅遊,無論是職業病發作,或興趣使然,也會多加留意上市公司的業務,以了解箇中機會及風險。九年未踏足上海,是次住在外灘,自然會再到南京路步行街逛逛。步行街和以前分別不大,店舖組合當然有所不同,但吸睛的不太多,波司登(3998)旗艦店算是其中一間,向街大大的螢光屏顯示出Marvel的角色。集團近年業績復甦,我更想入內看過究竟!

 
一踏進大門,便見到和Marvel聯乘的服飾,有T恤、Jacket等,但並非波司登主打的羽絨,感覺很年青,一洗在的腦中波司登老士的形象


接著在我眼前出現的羽絨服,也逐步改變了心目中對集團負面的形象。記得有分析提到波司登羽絨服現有法國知名奢侈羽絨服品牌Moncler的影子,這樣形容著實誇張了點,但看其款式設計明顯追上潮流,著重物料及標榜功能性,二樓還有冰雪體驗屋,顧客可試穿羽絨服去體驗零下十多度的環境,整體感覺檔次比前高,但價格仍算是相宜的水平,業績改善,似乎並非無因,即管看看其近年財務報表,以尋找端倪。





集團3月年結,至9月的上半年,收入按年升16%,毛利按年升23%,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0.1%升至42.3%,源於產品平均檔次提升及原材料成本控制得宜。純利按年升44%, 撇除非經常性收益之除稅前溢利亦按年升39%。


集團數年前業績較差,一來為拓展多元化策略所進行的收購及融合做得不理想,二來存貨及現金流控制差勁,不過這些問題近年似得到改善。現時主要業務較為集中,包括羽絨服、貼牌加工管理及女裝,以羽絨服最重要,佔整體收入及溢利分別約52%及72%。另一方面,包括男裝的多元化服裝正逐步淡出,未來可減低其虧損的負面影響。


集團的存貨週轉天數不算低,但近年已從較高水平逐步下跌,現金循環週期亦然,以前的擔憂得以降低。整體來說,管理層近一年的策略得宜,執行力不錯,加上業績各方面也有改善,值得重新關注。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未有持有上述股票)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27 Apr 2019 - [經濟一週「博立群股」] 太平洋網絡(543)谷底反彈?

科網股也有年代之分,太平洋網絡(543)是一個久遺了的上市公司名字,所經營的不同行業垂直門戶網站,現在已是科網行業的舊產物。先看其股價,2007年尾以$3.3招股上市,高峰在2014年初,曾升近$7,其後拾級而下,去年底跌至$1.03,還幸派息慷慨,近五年每股派息共$0.76,對長線投資者算是一點補償。再看看業績,2013年收入及純利分別是8.48億元人民幣及2.54億元人民幣,2018年收入及純利則分別是10.23億元人民幣及1.33億元人民幣,五年下來,收入升21%,純利卻跌48%,完全解釋股價同期為何大跌。

不過,太平洋網絡股價於今年首季算是否極泰來,今年至4月上旬已升了88%,現在看看其3月下旬公布的2018年全年業績可否找到端倪。全年收入按年升6%,連跌兩年後首度反彈,下半年按年升幅比上半年高。全年毛利按年升4%,毛利率下跌,不過毛利於上半年按年跌5%,而下半年則按年升12%,而下半年毛利率的56.8%,比2017年高,可見下半年業績已有復甦味道。再看純利,全年按年升26%,上半年按年跌11%,而下半年則按年升74%,就算撤除一些非經常性收益,情況也是這樣,業績再次解釋了股價走勢,此例子更顯出拆解上下半年業績的重要性。

股價今年這般強勢,也不只去年下半年業績復甦這原因,大股東林懷仁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作出久遺了的增持,股價在$1.00$1.10間,為股價過去十年的低位,再看看325日公布的下半年理想業績,內幕人士其實一早已公開作出表示。業績公布後,大股東再在其後的四個交易日增持,縱使股價已升至$1.55$1.60間,似在暗示今年首季業績仍是理想,始終集團的垂直門戶網站是科網行業舊產物,除非進行徹底轉型,不然我沒有信心公司業績會中長線持續翻身,所以市場也會看得短一點。

集團的垂直門戶網站,包括汽車、電腦及時尚等,以太平洋汽車網最重要,收入佔整體70%以上,去年全年收入按年升8%,下半年按年升15%,主導了業績翻身。太平洋汽車網每月瀏覽人數達8,000萬,僅次於在美國上市的跨媒體「易車」。根據業績報告,汽車網最近推出了新產品「酷車專案」,並通過與支付寶合作和自身開發的新一代汽車行銷平台為客戶提升了行銷效果;而移動端行銷管理產品「口袋汽車」於去年12月底,覆蓋超過12,000家經銷商,每日超過30000名汽車銷售專員登錄使用。

太平洋網絡的財務健康,過去三年年底皆有的4億元人民幣,無負債,派息慷慨,近兩年派息比率超過100%,歷史息率吸引,但留意過往每股派息會隨盈利升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貿易應收款項週轉高達204天,不過這是長期情況,相信源於廣告商的廣告費,越大的車行越會拖一拖付款期。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太平洋網絡(543))

Friday, April 26, 2019

26 Apr 2019 - [信報「財智博立」] 充滿矛盾及自欺的投資者

(下面文字為原稿,上報版本因版面關係會有所分別) 

不少投資者喜歡買入中工建農的四大內銀股,可是股價多年來,只是上下徘徊,停滯不前,問他們究竟滿意否,大多答案會是縱使股價不升,至少每年有不錯的股息,事實上,這些股票也有約5厘的息率。不過,以投資角度看,若只是為了每年收取5厘的股息,會否有其他更低風險的選擇?內銀股每年股價的波幅不算低,還要冒中國金融體系發展中的高風險,就算是大到不能倒,當遇上十年前的金融海嘯,或其後的中國企業過度借貸,又或四年前的「港股大時代」沒落,持貨者還是要吃下不少驚風散! 

若只是為了每年收取5厘的股息,為什麼不投資在二線香港物業REITs如陽光(435)、置富(788)及泓富(808),又或者是一線香港電訊商如香港電訊(6823),就算市場預期每年派息增幅有限,至少業務穩定,派到預期股息的確定性較高,又不需吃驚風散! 

所以,買入四大內銀股的投資者,不要再欺騙自己這些投資只是為了收息,你們骨子裡也是希望股價升值,只是這些股票幫不上忙,便找個藉口自我安慰!反而買入那些風險更低的REITs,除可收取高息,過往數年還享受到股價升幅,因此四大內銀股的支持者卻損失了時間值,其實很容易心理不平衡!

可是,就算買入四大內銀股的投資者,主要目標是為了股價上升,可是到頭來也是個不理想的決定,要投資內銀股,便選一間最好的,很多投資者知道招商銀行(3968)是行業表表者,商業化營運,又不需負上過多的並非以股東利益為大前題的「國家任務」,看看今年甚至過去數年的股價,市場已給了大家答案。去問那些重視股價增值的四大內銀股投資者,為什麼不買入招商銀行,大多會答後者息率不大吸引呀,真的是充滿矛盾!同樣道理,放在匯豐(5)的投資者也管用,你可試試問他們為什麼不去投資在恒生銀行(11)呢?答案也是「為息不為升」,多麼清高的情操,但知否過往數年又損失了多少時間值? 

過往數年股價升幅最大的大型藍籌股是那間公司?相信很多投資者會即時想到騰訊(700),那麼這隻股票的息率如何,大家也知道很低,投資在騰訊的很清楚是為了股價升值吧!投資一隻股票前,需先問自己目的是什麼,收息就是收息,增值就是增值,不要自相矛盾,買入收息股,但股價升不上便沽了;又或買入增值股,但派息不好又沽了,最終兩頭不到岸,投資回報那會理想! 

此時你或許會問,可否找些兩全其美的股票去投資?不是沒有,就是不多,也不易找,一些有質素有前景的中小股,也會派息慷慨,未引起市場留意前,估值不高,息率理想,可是過了數年蜜月期,增長潛力逐漸被市場發掘,估值變得越來越高,縱使公司派息依舊慷慨,但這隻市場認同的增長股,股價高企下,息率已變得不吸引。至於能否在此股的投資蜜月期時便發掘到其潛力,那要看你的功力及勤力,當然不容易!

增長收息股,很多投資者熱切追求的對象,現在令我即時想到的還是領展(823),雖然隨著估值提升,息率已越來越低,不過市場還是接受,因為一早已視領展如優質公司債券,而買入債券後收息固定,但買入領展後每年收息也會增加,過去四年平均每年升幅近11%,市場預期其後兩年平均每年升幅仍有約9%,經濟好時派息增幅更確切,經濟差時又可成為資金避險對象,進可攻,退可守,股價波幅因此收窄,投資風險降低,只此一家,難怪長升長有。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國通海證券投資組合經理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持有1143570078880882339686823,並隨時買入或賣出
 

Sunday, April 14, 2019

14 Apr 2019 - 久遺了的太平洋網絡(543)

科網股也有年代之分,太平洋網絡(543),一個久遺了的上市公司名字,所經營的不同行業垂直門戶網站,現在已是科網行業的舊產物。先看其股價,2007年尾以$3.3招股上市,高峰在2014年初,曾升近$7,其後拾級而下,最新收報$1.83,還幸派息還慷慨,近五年每股派息共$0.76,對長線投資者算是一點補償。

再看看業績,2013年收入及純利分別是8.48億元人民幣及2.54億元人民幣,2018年收入及純利則分別是10.23億元人民幣及1.33億元人民幣,五年下來,收入升21%,純利卻跌48%,完全解釋股價同期為何大跌。


(股價圖來源:港股360)

不過,太平洋網絡股價於今年首季算是否極泰來,今年至今已升了78%,定必有因,現在看看其剛公布的2018年全年業績可否找到端倪。全年收入按年升6%,連跌兩年後首度反彈,下半年按年升幅比上半年高。全年毛利按年升4%,毛利率下跌,不過毛利於上半年按年跌5%,而下半年則按年升12%,而下半年毛利率的56.8%,比2017年高,可見下半年業績已有復甦味道。再看純利,全年按年升26%,上半年按年跌11%,而下半年則按年升74%,就算撤除一些非經常性收益,形勢也是這樣,業績再次解釋了股價走勢,此例子更顯出拆解上下半年業績的重要性。

股價今年這般強勢,也不只下半年業績復甦這原因,大股東林懷仁去年12月及1月作出久遺了的增持,股價在$1.00至$1.10間,還在股價過去十年的低位,再看看3月25日公布的業績,內幕人士其實一早已作出表示。

業績公布後,大股東再在其後的四個交易日增持,縱使股價已升至$1.55至$1.60間,似在暗示今年首季業績仍是理想,始終集團的垂直門戶網站是科網行業舊產物,除非進行徹底轉型,不然我沒有信心公司業績會中長線持續翻身,所以市場也會看得短一點。


集團的垂直門戶網站,包括汽車、電腦及時尚等,以太平洋汽車網最重要,收入佔整體70%以上,去年全年收入按年升8%,下半年按年升15%,主導了業績翻身。太平洋汽車網每月瀏覽人數達8,000萬,僅次於在美國上市的跨媒體「易車」。根據業績報告,汽車網最近推出了新產品「酷車專案」,並通過與支付寶合作和自身開發的新一代汽車行銷平台為客戶提升了行銷效果;而移動端行銷管理產品「口袋汽車」於去年12月底,覆蓋超過12,000家經銷商,每日超過30000名汽車銷售專員登錄使用。


 太平洋網絡的財務健康,過去三年年底皆有的4億元人民幣,無負債,派息慷慨,近兩年派怎比率超過100%,以現價$1.83計,歷史息率8.5%,但留意過往每股派息會隨盈利升跌。需要留意的是貿易應收款項週轉高達204天,不過是長期情況,相信源於廣告商的廣告費,越大的車行越會拖一拖付款期。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太平洋網絡(543))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心得分享,並不代表本網站、筆者或其僱主之意見、立場、推薦、陳述、誘使、支持或安排,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 

Saturday, April 13, 2019

13 Apr 2019 - [經濟一週「博立群股」] 為何David Webb投資科聯系統(46)

科聯系統(46)為其中一間本地老牌資訊科技公司,1991年成立,1998年上市,於3月初公布的去年全年業績有理想增長,到月尾股價升了13%$3.7,是2015年港股大時代後的新高,此股派息持續理想,以$3.7計,歷史息率仍有5.7%。重基本分析的知名投資者David Webb是第四大股東,最新持股6.05%

就此種種,我重申對科聯系統產生了興趣,第一件事自然是分析其業績,2018年全年收入及毛利按年皆升11%,毛利率由56.5%升至56.8%。純利更按年升25%,純利率由21.4%升至24.2%,因成本控制理想,銷售開支及行政開支皆比收入增幅少。這個行業不涉存貨問題,營運現金流還看客戶收數期,而集團的貿易應收款項週轉只有55天,現金循環週期天數更是負數,難怪一直沒有負債,每年營運活動現金流入持續高企,去年尾的淨現金仍有約2.6億港元,因此每年也有理想派息。看集團近三年的生意分佈,應用服務佔收入約55%,解決方案及集成服務則佔收入約55%。至於地區分佈,國內收入佔比約25%

為了更了解集團業務與發展,我和投資友儕在322日造訪其位於數碼港的辦公室,與管理層會面。集團第二大業務解決方案及集成服務,主要為政府或企業提供整套系統設計及保養,如資訊科技架構合約,客戶包括香港國際機場、中電、港鐵及水務處等,需和國際性諮詢公司競爭,集團優勢在本地化,對香港營運的認識,及可有效利用本地資源及人材。集團在此業務範疇目標不是廣接生意,而是生意本身具質素,如合約期至少兩三年,黏性較高,也包含保養服務,較大機會成為不只一張合約的持續客戶。

至於集團第一大業務應用服務,溢利率較高,主要為客戶提供軟件產品,已可支援雲端運作,收入類型包括授權應用(Licensing)、安裝執行(Implementation)、保養服務(Maintenance)及設計變更(Change of Request)。應用服務可分兩類,其一是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於2000年收購產品IPL HRMS,現已發展成香港同類的主要產品。另外,於2016年收購Platinum,以上海為基地,發展理想。最新發展方向是人力資本管理(Human Captial Management),軟件WFM可融入以上兩個產品,在雲端建立標準化的統一平台。

另一類是企業軟件,其一為企業資訊管理,以2016年收購的Vitova文件管理系統為主,客戶包括澳門保安局;其二為企業購買管理,以自家研發的電子投標系統為主,客戶包括港鐵;其三為企業零售管理,以2015年收購的Chainstore為主,強於多國家、多品牌、多色及多Size的零售連鎖,客戶包括NikeTapestry(Coach母公司)

雖然集團的軟件產品不少透過收購取得,但收購也只是持續發展的其一途徑,而管理層對收購也很小心,不會用太高溢價,務求物有所值。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長和(1)及科聯系統(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