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統傳媒於7月大變天,不過其實只是將醞釀已久的問題短時間內大爆發。先是創報56年的「新報」因長期虧蝕而停刊,接著歷史更悠久的「成報」被債權人向高等法院申請清盤亦需停刊。事實上,經營「成報」的成報傳媒(8010)已停牌多時,根據其至去年12月三季業績,收入按年跌42%至2,881萬港元,毛利更變成負數,若不計減值,稅前虧損達4,487萬港元,比去年同期虧損674萬港元明顯惡化。另外,集團於去年中現金只有172萬港元,借貸卻高達4.52億港元,淨流動負債約4.82億港元,財務情況可謂嚴峻。
相信大家也知道,現在是資訊充斥的年代,隨時隨地也可知道本地及世界新聞,電視有免費的二十四小時新聞台,大家亦可藉電腦或手機上網,透過傳媒網站、入門網站、純網上媒體、社交媒體等得知天下大事甚至八卦新聞,還何需每早買份報紙在手那樣麻煩。事實上,報章為配合這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亦將全部或部份內客放在網上供免費瀏覽,只有兩份財經報章在網上、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看內容還有本事收費,但相對傳統報章價錢已大大下降,當然省卻印刷、運輸及銷售成本,對毛利的影響也非必然負面。
兩個財經傳媒中,經濟日報(423)為上市公司,就看看其至今年3月最新全年業績,收入按年升5%至11.2億港元,當中廣告收入按年升8%,佔比約57%;但發行收入按年跌3%,佔比約10%;純利按年升61%至4,538萬港元。集團有四大業務,包括印刷媒體、財經通訊社、招聘廣告及培訓和優質生活網站,印刷媒體主力出版「香港經濟日報」、免費報紙「情報」及數本週刊,包括紙媒及電子版。印刷媒體收入按年升5%至8.1億港元,佔整體約72%,年度溢利約1,387萬港元,佔整體約30%,去年則虧損1,105萬港元,可見此業務盈利狀況未見穩定,雖然「情報」廣告增長理想,但佔比較重的「香港經濟日報」仍隨本港投資氣氛而波動。可惜的是,集團未有清晰將印刷媒體的網上及網下收入劃分,只表示廣告客戶更多開支將由印刷媒體轉向數碼媒體,需加強數碼媒體投資。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筆者現為華富嘉洛證券資產管理副總裁,幫助客人管理股票投資組合,詳情請按此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