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此形勢下,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產生沽清存貨以避險的想法,有些更已付諸行動,究竟這樣是否做對?首先,我們先要規範討論的時間性,投資應至少看中長線,巴菲特一直認同他的啟蒙老師格拉咸的言論,認為股市短期是投票機器,反映的是公司受市場歡迎與否,而股市長期才會衡量公司的實質價值,所以投資者其實沒有能力可預見股市的短期波動,就算估中也是運氣使然較多。最諷刺的是,市場大部份分析員只懂看風駛𢃇,公司股價上升,便不斷追加盈利預測及目標價,當公司股價下跌,又忽然轉軚,加入一沉百踩的行列,造成投資氣氛比實質還差。就像於不同形式的選舉投票中,短期火熱的氣氛往往影響投票者的情緒,令不少人未必能作出最好的中長期決定。
需知道投資者是沒有能力知道股市何時是最高位,何時是最低位,而大部分投資者卻在短期氣氛很差時受影響,放棄考量中長期的事情而選擇沽清存貨,幸運的話於沽貨後股市仍往下走,短期似是避免更大的損失,令自己以為作了正確的決定。可是,跟據我於股市打滾超過二十年的經驗,這些投資者因容易受市場氣氛影響,加上未有足夠的獨立思考能力,往往在大部份分析員及大部份投資者思想仍很負面時,股市卻會靜悄悄率先復甦,他們因有所保留而未有跟進,結果到市場氣氛明顯轉好時才再次入貨,但已發現入貨價還比先前沽貨價高出不少,即是先前的沽貨行動只能於短期受惠,但時間拉長看其實是蝕底了,發現一動不如一靜其實更理想。
當然,我以上所說是針對股價已在合理估值下的好公司,所以投資者遇上外在投資環境轉差時,首先沽售的對象應該是那些不好的公司及投機性項目,以保留適量現金於好公司股價低迷時作出中長期投資。可是更諷刺的是,不少投資者在計劃增加投資組合現金比重時,選擇保留表現差的投資,因不想面對虧損,卻沽出表現好的投資,只因項目仍有盈利,雖然市況差時好公司股價也會下跌,還可以因氣氛使然也下跌不少,但成功的長期投資者不會介意短期股價波幅,因為好公司的股價會在股市氣氛復常時率先反映,不好公司的股價卻可能自此一沉不起。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