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先前有一個比較強烈的訊息,就是隨着預期10月滬港通成功開通,代表不同地方的資金將按此新通道投資中國A股,好像近日台灣及日本已有證券行及股民希望能涉足滬港通,台灣方面亦正式與港交所(388)溝通,可預期A股將藉此吸納更多資金。這些投資者的投資心態應和現時佔據A股市場大半壁江山的國內散戶不同,會著重投資中長線的中大型A股,而這類股票估值正正因被國內股民放棄而被低估不少,若同時間有H股在香港上市的話,A股會比H股有所折讓。所以,於滬港通後,中大型A股股價因需求增加應可比前強勢,而代表這類股票的A股指數ETF如安碩A50(2823),預期將水漲船高,正所以國際資金先前不斷流入A股ETF,後來亦吸引到其他投資者跟風追捧。
自港交所於今年4月公布「滬港通」後,市場逐漸取得的共識是中港兩地股市互惠互利,即是除了滬股可藉此引入更多來自香港甚至世界不同各地的資金外,港股亦可吸引更多國內資金。事實上,受惠最大的港交所股價率先起飛,其後一眾國內股民現時無法投資的優質公司如騰訊(700)、友邦保險(1299)、金沙中國(1928)等亦相繼受到追捧,恒生指數自公布後亦回復強勢,接著的5個月升了差不多一成,「滬港通」成了期間資金湧港造成港元強勢的原因。
不過,恒生指數自上月初見頂後反覆回落,港元強勢不再,那些被認為將被國內資金追捧的上述優質港股亦相繼轉弱,當中濠賭股更因市場擔心澳門賭業佳績不再而股價屢創新低。相反,中國經濟數據再現弱勢,市場再次擔心硬著陸危機,但國內A股於執筆時仍處相對高位,暫看此形勢,中國股市相對香港股市,似乎更受惠於「滬港通」,由先前的「南北水互流」,逐漸形成「南水北流」的趨勢。我一直的意見則認為,「滬港通」開通後,會吸引更多國內資金投資港股,但非要爭朝夕,而是勢水長流逐漸成形,因國內股民會逐漸發現,港股所提供的優質上市公司,是他們投資組合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港交所(388)、友邦保險(1299)及安碩A50(2823))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