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4, 2022

24 Feb 2022 - Datadog持續擴大市場份額 (明報「明智博立」專欄)

雲應用程序的監控(Observability)和安全(Security)平台Datadog (DDOG.US)在本月較早時交出了亮麗的業績,對比之下,其競爭對手們交出的成績卻普通,增速正在放緩,突顯了Datadog管理運營上的優秀能力。

這季度的業績幾乎找不到瑕疵,Datadog的收入同比增長84%,環比增長更是從上季度的15.8%提速到20.6%,這主要是得益於獲取更大的客戶群體。過往Datadog得到很多中小企業使用,隨著規模越來越大和功能越來越全面,開始吸引了消費力更強的客戶,年收入貢獻超過100萬美金的客戶同比增長114%,給出的2022年度增長預期也預計能保持現在的收入增長水平。在運營槓桿方面, 自由現金流正以倍數增加,其規模經濟效應明顯,日常行政成本並沒有增加,於保持快速擴張的同時,營銷成本佔收入在不斷的下降,從三季度的28%降到27%, 預料隨著吸引更多新的大客戶使用,此比率還有進一步的下降空間,提升整體營業利潤水平。

在這季度的業務進展上,Datadog取得了FEDRAMP(聯邦風險與授權管理計劃)中等影響授權,預料能為公司吸引更多不同政府部門的訂單。管理層仍然相信他們正處於Observability 市場機會的早期階段,為往後能保持規模式增長,他們在這季度也新增了更多的研發人員和銷售人員,加強產品開發能力和產品的滲透。與此同時,公司與Amazon AWS建立了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加強特地開發更適合AWS的產品, 加深在其渠道的吸引力。

Datadog能在短短幾年推出的APM(應用表現監控)2年內進入Gartner Magic Quardrant,並在4年後進入Market Leader的領域,在這個市場明顯地搶了競爭對手的蛋糕而突圍而出, 可見他們的內在管理有獨特的基因。當Datadog在搶市場份額的同時, 其營銷佔收入比率在持續下降,反映出他們無縫式land and expand策略,先從核心產品吸引客戶,建立牢固客戶關係再upsellcross-sell產品,並有著強勁的執行力。

除了優秀的執行能力外, 管理層在產品佈局上也很有遠見 他們較其他競爭對手更早搭建Infrastructure Monitoring(架構監控)APMLOG(事件管理監控)的一體化平台,並很早便開始把產品佈局到一些新式雲計算架構如SeverlessDocker Container等,為使用不同架構類型的客戶,也能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因此, 在企業往雲端上遷移的大環境下,加上公司團隊優秀的執行力,我們認為Datadog的高速成長將能繼續維持。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傅可怡,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研究團隊
/中原資產管理分析員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持有
Datadog(DDOG)

Friday, February 18, 2022

18 Feb 2022 - Shockwave (SWAV.US)最新業績會摘要

Shockwave Medical (SWAV.US)昨天美股收市後公布2021Q4業績,收入比預期稍為理想,純利則明顯優於預期。Q4收入按年升271%,全年則按年升250%Q4毛利率85%,去年同期72%,亦比全年83%高;Q4每股盈利$0.34,去年同期虧損,亦比市場預期$0.08高數倍。

看全年,US收入按年升402%,主因去年開始銷售心血管產品(C2)並反應非常正面;International收入按年升66%,主因繼續擴充市場及銷售團隊。USInternational收入分別佔整體79%21%。產品已於約60國家銷售,去年將UKFrance由分銷轉直銷,Q4收入按年升90%C2Japan審批目標仍是今年Q1Q2初,並於Q4推出市場;心血管及外周產品於China的審批目標今年完成,樂觀預期年中前有較明朗進展。

業務槓桿效應明顯,全年整體收入按年升250%下,Sales & MarketingR&D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支出按年升幅分別只有115%37%46%

管理層於業績會強調希望所有客戶皆購買心血管產品(C2)及外周產品(M5S4),根據Q4業績,已有58%客戶如是,只購買心血管產品及外周產品分別為20%22%

管理層認為今年業務有三個催化劑,包括心血管產品的持續增長;外周產品於US繼續受惠被納入不同補貼政策,及M5 plus的推出;International業務的持續擴展。

管理層預期2022年全年收入4.054.25億美元,按年升71%79%。今年Q1或受COVID變種引起人手短缺而影響進度,但對全年受COVID負面影響程度表樂觀。

集團會擴充R&D團隊,由現時40人,目標今年尾增至多於100人;持續增加Patent數目,並全力捍衛近日被批不合規的兩個Patent有效性;加強產品功能,用實力戰勝潛在競爭對手。

其主要競爭對手Cardiovascular Systems(CSII.US)近日宣佈正開發SWAV主打的IVL產品,引起市場議論。SWAV強調現有多個patent,有信心足以保障其產品獨特性,並全力強化產品及開發市場。根據行內人分析,撇除patent爭議,CSII至少需兩三年才可推出IVL產品。SWAVCEO Doug Godshall於業績會以此言論表示信心及決心:「We won't win just because we have a substantial patent estate, but we certainly won't lose because of patents either」。 

投資SWAV的風險包括股票估值、COVIDpatent、各地醫療政策及公司執行力。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持有
Shockwave Medical (SWAV)

Tuesday, February 15, 2022

15 Feb 2022 - 分析Alphabet還需主力看廣告 (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美國五大科技集團相繼公布業績,只有Meta(FB)股價「見光死」,先是開始加重投資元宇宙後,未來數年盈利高增長不再,為未來發展影響短期盈利,此策略去年還受投資市場歡迎,自去年第四季開始卻給市場離棄;而活躍用戶下跌更火上加油;最重要原因是,主業廣告受蘋果iOS 14新私隱政策影響,旗Facebook客製化廣告精準度下降,廣告收入大幅減少;最近和歐洲爭拗升級,更可謂外憂內患。

Alphabet(GOOG)Meta在全球數碼廣告市場可謂各執牛耳,好像在美國市場,前者一個Google Search 便以市佔率29%居首,Meta則以24%緊隨其後,Alphabet公布業績,卻顯示蘋果新私隱政策影響不大,源於提供的廣告性質不同。Meta旗下FacebookInstagram為社交平台,客戶大多以真身示人,交流資訊較真實,用以作形象及行為分析可提升廣告精準度,以前形勢比Google佔優,現在則需加強自家分析系統以彌補蘋果新私隱政策影響,所需時間及所達效果仍不明朗。反而Google Search靠的是用家搜尋時所用的Keyword,估算客戶想法以推適合廣告的重要元素較低,並可透過無時無刻累積的數據以AI分析持續加強精準度,此時此刻可謂敵退我進。

根據Alphabet剛公布第四季業績,三個業務分類Google ServicesGoogle CloudOther Bets收入佔比分別為92.1%7.4%0.2%,當中只有Google Services錄得盈利。而Google Services中,除了AndroidChromePixel手機、Google MapGoogle Play外,包括Google SearchYouTube AdsAdwords等的廣告業務佔88.2%,可顯示Alphabet按其定義雖然有AZ的業務,骨子裡還是一間廣告公司,因此最大的業務風險是全球經濟轉差。

Google Cloud收入按年升45%,和Amazon(AMZN)AWSMicrosoft(MSFT)的升幅皆在4550%這範疇,不過Google CloudAlphabet整體業績影響只是皮毛。Other Bets包括自動駕駛公司Waymo、人工智能DeepMind、智能醫療Verily、風投基金Google Capital Google Venture等,收入很少,仍錄得虧損。Morgan Stanley報告曾提到,當中知名度較高的Waymo估值由估值高峰下跌80%300億美元,相信Other Bets業務仍需不少時間培養,投資者需多點耐性。

Google Search收入按年增加36%,而YouTube 廣告收入按年只增長25%,亦遠低於2021年首三季度分別為49%84%43%的增幅,管理層解釋因2020年第四季經濟復甦造成基數較高。我們相信YouTube廣告業務仍可看好,現時每天全球瀏覽量超過150 億次,大家都是用家,都知道在YouTube看一條片的廣告數量越來越多,亦越來越多人在YouTube創作內容,有些更有可觀收入,暫時看不到這個生態短時期會被取代。我最近亦因不想被YouTube廣告打擾看片,乖乖每月付費68港元成為Premium用戶,亦發現服務包含的YouTube Music也是一個不錯音樂平台!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持有
Alphabet(GOOG)Microsoft(MSFT)

Thursday, February 10, 2022

10 Feb 2022 - 價值創造源於不墨守城規 (明報「明智博立」專欄)

在中國豪華汽車經銷商中,中升控股(881)規模最大,2021年預期收入1,860億元人民幣,純利79億元人民幣;接著有永達汽車(3669)2021年預期收入1,000億元人民幣,純利31億元人民幣;在香港上市的還有美東汽車(1268)2021年預期收入320億元人民幣,純利15億元人民幣。若以市盈率看受市場歡迎程度,以1月下旬股價計,三間公司的2021年預期市盈率分別為約15倍、6倍及30倍,以此觀之,市場著重規模,因此中升的估值相比同業明顯享有溢價;但為什麼美東規模相較如斯小,估值卻是鶴立雞群?

首先是增長,美東及中升過往數年的每股盈利增長分別平均在40%20%水平,市場預期未來數年亦相若。看盈利效率,美東的毛利率一直高於中升約一個百分點,純利率亦稍勝;美東在2020年的股東權益回報率(ROE)23%,亦高於中升的21%。看財務健康程度,美東在2020年尾的負債比率為61%,淨現金12億元人民幣,是唯一處淨現金狀態的中國汽車經銷商;中升的負債比率則為87%,淨負債近150億人民幣。兩間公司的營運現金流入皆理想,明顯高於資本開支,每年也在累積更多現金,財務情況越加健康。

汽車經銷商主要包括兩大業務,新車銷售及售後服務,前者毛利率只有數個百分點,而後者標準水平在4648%,對整體盈利影響更大;中升的售後服務收入佔比較高,業務亦較多元化,近年大力發展的二手車業務增長非常理想,有望成為另一個催化劑。不過,新車銷售收入始終仍佔整體85%以上,加上此業務的借貸槓桿很大,經銷商入貨的大部份資金源於品牌商賒數及銀行借貸,相關利息成本控制很重要,因此市場更重現其經營效率,這正正是美東的強項。要減少利息成本,新車在公司手上的停留時間當然越短越好,即要做到貨如輪轉,美東的存貨週轉天數不斷創新低,2020年尾時更低至9天,明顯優於同業,好像中升是24天,已算不錯,其他同業則更高。美東創辦人一直視壓低存貨為第一要務,曾揚言目標是做到匪夷所思的零存貨,雖然對汽車經銷商來說可能性著實不高,但可見到創辦人對提升經營效率的執迷。

美東創辦人就是不用行業固有思維去經營這個行業:對不大受歡迎的汽車型號,不介意每部車賺少些加速去貨而減少存貨引伸的成本;未有大力開拓二手車業務以避免增加存貨;不發展汽車金融以防增加經營風險;用數據分析率先選取適合三至五線城市,以單城單店策略去開拓,人棄我取,打下一片藍海。美東的估值溢價,除了業務增長更快外,創辦人的洞見及執行力也佔有不少比重。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持有中升控股
(881)及美東汽車(1268)

Thursday, February 03, 2022

3 Feb 2022 - 海豐國際勝在攻守有道 (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海豐國際(1308)1月中公布盈喜,預計 2021年純利按年增長225%11.5 億美元,較市場預期高1015%,歸因於集團集裝箱航運及物流服務需求較2020年同期增加,持續擴展業務至不同亞洲市場;及運營效率維持穩定並有效控制每標準箱的成本。集團專注亞洲區內集裝箱運輸,運營航線覆蓋亞洲區內十多個國家的不同港口,建立了一個以「高頻率、高密度」為特點的物流服務網路,加上海陸綜合物流,可配合高增長的東南亞貿易及跨境電商的「小批量、高頻率」分銷配送需求。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是由東盟十國發起,加上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共計15個國家構成高級自由貿易協定,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覆蓋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 30%2019 GDP 規模佔全球經濟總量的29%,區域內貿易額佔全球貿易總額的 27%,可見RCEP會成為集團未來業績趨化劑。RCEP已於今年初正式生效,當中10 個成員國間大批產品關稅立降為零,南韓將於2月加入,剩餘成員國也將在完成國內批准程序後陸續生效實施。RCEP 將推動東南亞產業鏈轉移進一步深化,東南亞國家經濟可藉此高速增長,提升當地人消費能力,再帶來東南亞國家進口貿易的增加。

不過,集團去年盈利得以大幅上升,主要還是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正常運作,航運價大升所致,2020年下半年毛利率已由過往的近20%水平升至30.4%2021年上半年更提升至41.8%,皆和同期純利率的增幅相約。因此,市場最關心的是航運價在今明兩年能否維持高位。最近,我們參與集團管理層與投資者會議,提到從11號的新合同已有漲價,簽約價格有100200美元的提升,現時1年合約佔 40%,半年或季度合佔約20%;管理層表示仍然看好未來兩年航運價,先看需求端,疫情後基礎建設的產品需求提升,經濟刺激政策及網購靈活性亦會帶動需求,還未提及RCEP的正面影響。再看供應端,全球交船量今年只有4%,新增運力追不上需求;有報導提到,因為部分運力被調入北美等主要航線,2021 12 月亞洲區域集運運力按年更下降 11%。另外,國際海事組織(IMO)通過的「MARPOL公約」附則VI修正法案,逐步減少船舶二氧化碳排放,目標是在2030年前減少40%的海運溫室氣體排放,到2050年前減少70%。新法規將於2022111日生效,從202311日起正式實施,貨船需降速2030%行走和船舶需加裝減排設備,老舊貨船更需陸續拆解,皆會對有效運力有所限制。

管理層非常熟悉市場行情,過往業績穩中有進,不似同業般大上大落,因成功進行逆周期運作,航運高峰高價賣船績累資金,航運低潮落單造船,行情回穩時收船增加運力。集團於去年航運暢旺時反而大幅落單造船,現時看可見再次成功把握時機,由於市場上新船交付不多,可趁有需求下以較高價把老船出售,今年有望交付 21 條新船可作替補,增加自有船比率,也可減少高企的租船成本。

當然,任何投資也有風險,投資海豐國際的風險主要是航運價從高位今年稍後明顯回落,可以源於亞洲經濟不似預期,或疫情逆速緩和,又或越來越多國家選擇「與病毒共存」,供應鏈不再因檢疫需時而回復正常,這些情況皆會令集團今年盈利比現時市場預期低,影響估值。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及其客戶持有海豐國際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