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03, 2024

3 Jun 2024 - 生成式AI價值鏈的關鍵公司 (信報「財智博立」專欄)

若要投資在生成式AI(GenAI)相關公司,相信很多人會即時想起Nvidia(NVDA),每次其公佈業績,市場都會屏息以待,因為好壞將影響整條GenAI生態鏈的投資價值,觸動相關股票變動。NvidiaGPU因為效能仍明顯勝過競爭對手,依然供不應求,於GenAI仍在高速發展下,Nvidia今年度的銷售持續火熱,還是機會率較高的事,不過下年度會如何?業務風險何在? 

Nvidia提供予超大規模數據中心以作GenAI訓練及推論的高階GPU,超過一半的客戶是大型科技企業Alphabet(GOOG)Amazon(AMZN)Microsoft(MSFT)Meta(META)等,若果這些投入巨額資本開支的公司發現回報未如理想而放緩投資,會是對Nvidia業績增長的最大風險。另外,雖然其主要競爭對手如AMD(AMD)的高階GPU發展似乎仍未能追上,但大型科技企業為了減少對Nvidia的倚賴而致力自研專程作GenAI相關運算的ASIC芯片,若果發展比預期快,對Nvidia業績當然亦會有影響。事實上,Google在這方面發展得最快,現時大部份GenAI訓練及推論皆用上自家TPU芯片,AmazonAWS雲端服務亦緊隨其後,其他公司也在亦步亦趨。 

不過,無論是NvidiaAMD的高階GPU,又或大型科技企業的自家ASIC芯片佔有率較高,背後還是有一間公司會成為贏家,因為所需要低於7納米的先進制程芯片代工,仍得找上台積電(TSM)幫手。在7納米以下先進制程芯片代工行業,Intel(INTC)近年致力想追上寡頭壟斷的台積電(TSM)Samsung,但似乎有點無能為力,未成氣候,而Samsung本身亦有被台積電甩掉之勢。Samsung當然不肯認輸,提到2025年前導入生產2納米芯片,與台積電計劃量產2納米芯片的時間相當,並將在2027年比台積電更早量產1.4納米芯片,力圖彎道超車。 

不過,根據大型科技企業的公佈,最新產品的生意還得找上台積電:Nvidia於今年稍後生產的Blackwell架構GPU配備2080億個電晶體,會採用台積電4納米製程技術打造;而Google將推出的Trillium第六代TPU自研芯片,亦會採用台積電34納米製程製造。就算GenAI發展有所緩和,很多高階電子產品也是用家,好像Apple(AAPL)最近推出的AI處理器M3M4,皆採用台積電3納米制程技術製造。台積電的先進制程芯片代工服務會持續供不應求,業績增長的樽頸便在於產能。 

台積電於523日舉行年度技術論壇台灣場次,兩大資深副總暨副共同營運長侯永清及張曉強指出,AI加速器需求年增2.5倍,2030年全球半導體產值上看1兆美元,台積電將成最大受惠者;台積電2納米進展相當順利,2025年下半年進入量產,2026年再推出A16,正式跨入埃米(即十分一納米)時代。台積電其一最先進的芯片製造廠廠長黃遠國亦指出,今年3納米產能規劃較去年增長3倍,依舊供不應求,相較前兩年以平均五個廠的速度擴充,今年會增至建七個廠,包含三座芯片廠、兩座封裝廠及海外兩個廠均同時進行。根據台積電最新公佈2024年首季業績,7納米以下先進製程芯片出貨量佔比為46%,比去年同期的31%明顯上升。 

投資其實可以很簡單,投資在供不應求行業的公司,自然事半供倍。雖然看似簡單,但衡量行業是否存在供不應求,及相關公司的估值合理性,便成為勝負的關鍵。還有風險考量,投資台積電的風險包括台海戰爭,不過若果真的發生,台積電及光刻機生產商ASML(ASML)最近提到可以遙控停機,即全球大部份GenAI產業鏈將處停頓。若果認為這個風險很大,其實現在也不好投資在整條GenAI價值鏈上,甚至投資在股市上。 

簡志健,持證監會持牌人士,博立聯合創辦人/中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執筆之時,筆者授權/基金客户持有Alphabet(GOOG)Amazon(AMZN)Apple(AAPL)Microsoft(MSFT)Meta(META)Nvidia(NVDA)及台積電(TSM),並會按不同股票的風險因素配置在不同產品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