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01, 2008

1 Nov 2008 - 十萬個為什麼?

投資組合自2005年12月14日成立日計至今回報:91%

投資組合

股市恐慌的10月完結後,又幫投資組合來個小結。

投資組合成立差不多3年了,回報達91%(扣除手續費後為78%),同期恒生指數及國企指數回報分別為-7%及27%。投資組合平均每年複式回報為25%(扣除手續費後為22%)。

投資組合以現值計,股票及現金比重分別為59%及41%。所持股票貶值30%,成本相等恒指19,850,息率為3.4%。現金包括港幣及人民幣,正努力將所有人民幣轉回港幣。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建議閱讀10月25日股評「A君和B君的故事!大家知道熊市時買貨的困難嗎?」(按此)

十萬個為什麼?

請認真想想答案,相信能有助未來的投資!

<投資者篇>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天真地認為自己真的很了解自己所投資的金融產品?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明知自己不了解某些金融產品,卻還是投資這些金融產品?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以為金融產品預期回報增加時,風險不會同步增加?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天真地認為自己真的很了解經濟,尤其是於此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時?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天真地認為自己真的很了解某些公司?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用孖展投機炒作?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用孖展投資股票,還將此等同借錢做生意?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在中短線投資卻不止賺止蝕?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盲目追捧一些大眾偶像,就算他們自相矛盾、不斷犯錯?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天真地認為自己可以每年於股票市場賺錢,甚至年年賺起碼100%?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知少少卻辦代表?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贏了唱通街,輸了不出聲?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完全相信那些私人銀行家及理財顧問,當他們的收入是與這些投資者投資的金融產品種類及金額掛鈎?

<金融機構篇>

為什麼銀行及投資銀行造一些高風險低回報的金融產品還要包裝成低風險去銷售?
為什麼銀行以銷售使自己有高佣金收入的金融產品為本為重時卻硬說自己是幫顧客理財?
為什麼銀行培訓員工所銷售金融產品時只提投資回報不提風險?
為什麼私人銀行家及理財顧問於銷售金融產品時不提投資風險甚至不知投資風險何在?

<金融產品篇>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以為自己投資於越多種類金融產品,就代表自己越捧?
為什麼有些投資者會投資於本質不公平的金融產品如Warrant?
為什麼有錢人會投資於贏有限輸無限的金融產品如Accumulator?
為什麼普羅投資者會投資於贏有限輸無限的金融產品如ELI?

<傳媒篇>

為什麼傳媒不找那些去年牛市時吹捧的投資者出來接受訪問,看看近况如何?
為什麼傳媒吹捧一些投資者的投資方法時,不順道提醒這些方法要冒的風險?
為什麼傳媒要製造越來越多低質素財經節目教壞投資者?
為什麼財經演員要無時無刻解釋大市升跌的原因?
為什麼傳媒那樣容易信人,被人利用上位,被人欺騙了也不知?

為什麼......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為什麼,為什麼大部分投資者在股市最終都是輸錢?為什麼大部分投資者一遇熊市便將牛市所賺全輸掉甚至輸突?就是因為他們不懂正確解答這些為什麼!

(Contact: redmonkey@redmonkey.hk)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不覺得有太多銀行股嗎?

紅猴 said...

以現值計,投資組合的銀行股佔27%,若加上2800及2828的銀行股份額成份會更多。

所以筆者亦以511、709、2800及2828沖淡銀行股的比重。

但筆者所持銀行股全是中國銀行股,受次按事件影響相對不大,仍受惠中國經濟高增長;當然全球經濟惡化及中國樓市硬着陸會令壞賬有上升風險,但長線來說買入預期全球增長最快經濟體系的銀行股相對其他行業股票較安全!

Redmon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