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06, 2012

6 May 2012 - 投資理性實源於資訊貧乏

「財經鉅人匯投資焦點2012」:紅猴讀者優惠

華富財經將於5月12日舉行「財經鉅人匯.投資焦點2012」,筆者會為是次盛會其中一節擔任演講嘉賓。 為答謝各位讀者多年支持,筆者私人將向讀者送出活動門券(原價$100),名額50名,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有興趣者請於5月7日前填寫姓名、電話、電郵及地址,發送至redmonkeykan@gmail.com,門票會以郵寄方式寄到府上。

有興趣了解是次活動詳情,按此


見微知勢較為「整齊」的物流業投資對象

陳建良於週五的文章以此為題,承接上週一的「何解中國物流業會高速增長?」,此次續談投資對象。 

若要參閱全文及其他文章,以及問筆者和陳建良有關股市及個股的問題,請按此申請相關Quamnet服務,多謝支持!


現鼓勵所有 「紅猴股評」讀者按此見微知勢」Facebook Page,然後按「Like」,加入成為超過900個Fans的一份子,以能得知專欄內所有文章主題及摘要,稍後或會加入特別內容,多謝支持!

「傳媒文章」 投資理性實源於資訊貧乏

筆者週一在PC Market所發表的文章「投資理性實源於資訊貧乏」,從投資者的性格談到「行為財務學」,並提出一個新論調,就是投資者因資訊貧乏,才可較為理性...

---------------------------------------------- 
不少投資者往往忽略一個重點,就是投資需配合自已性格才能有所得。如本身平日做事比較保守的,卻在股市經常買買賣賣,左穿右插,炒上炒落,遺背自己的性格,最終多會因失控而輸錢而回。又如本身平日性格比較急性情的,卻叫他們長揸低風險高息股,那又情何以堪?所以性格保守者若想取得較高回報,或性格進取者若想取得較穩定回報,以圖整體投資和工作作風險分散,那還是買些適合投資目標的基金,或找個信得過的人協助你較為上算。

性格即是自己心底裡是一個怎樣的人,和個人心理相互聯繫,而心理又會影響行為,所以有所謂「行為財務學」(Behavioral Finance)的出現。傳統智慧及很多財務學理論,都假設所有投資者是理性的,但相信大家都知道現實上大有出入,而當投資市場相比以前變得極為複雜,還用這些前人理論可說是不合時宜。以前的投資者較為理性,因那時資訊貧乏,當市場上出現一個消息,到傳遞到他們處,有可能要用上數天時間,而期間股價已對此消息作出反映,投資者此時可較冷靜分析究竟需作出什麼行動。反觀現時資訊發達,消息一出現已可透過互聯網傳遍全球,投資者認為自己可較其他人較快作出反應,便即時作出相應行動,結果人同此心下,卻同時間增加了對某股票的追入或追沽,造成股價波幅比以前更大,而那些舊有理論亦失去效用。

行為財務學中有一個叫置換效應(Disposition Effect),是投資者最常犯的錯誤。置換效應即是投資者有所行動時傾向沽出賺錢的股票,以迴避風險;相反卻繼續持有帳面虧損的股票,甚至當股價越跌時越要溝淡,在追逐風險。筆者投資港股十多年,仍認為「贏谷輸縮」才是久安之計,即長期下來,起碼經過一個牛熊週期仍能賺錢的相對較低風險之法。當然,有投資者認為於跌市時趁股價低迷分段吸納股票,待大市好轉股價回升後沽出才是賺錢之道。筆者不否定這種方法,但視乎投資者買入的是否優質股,否則很容易最終擁有一些一跌不返的蟹貨。不過,經過金融海嘯的洗禮,那些傳統優質股已變得面目模糊,甚至一些被認為長期不敗的股票,也已疑似加入了長期蟹貨一族,那試問你又何來信心趁低吸納的股票能於事過境遷下必定回升?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歡迎聯絡: redmonkeykan@gmail.com)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