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組合自2005年12月14日成立日計至今回報:289%「紅猴股評」Free App:支援iPhone、Symbian及Windows Phone手機,請到相關Application Store,如Apple的App Store搜尋下載
「紅猴股評」Facebook專頁(超過4,700個Fans),Twitter(超過1,000個Followers)及微博(超過500個Followers),歡迎互動交流,有Blog中未有之資訊、短評、感想及股票推介,請按右邊相關連結瀏覽!重組投資組合(及補充)為了取得更理想回報,及用多些時間作更深入研究,筆者從2011年5月1日起重組投資組合,主力改變投資策略及組合管理,可
按此了解詳情。 另於2011年5月9日作了些補充,可
按此重溫。另外,於2011年5日29日再訂下規條,若股價比買入價下跌10%,便需考慮止蝕,若下跌達15%理應即時止蝕。
純看恒指走勢恒指國指平貴及股市因各方資金貧乏而下跌先前已談過,今天亦不談國指走勢,純分析恒指走勢,先看下圖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恒指走勢圖(鳴謝:www.chartnexus.com.hk)

- 恒指從2009年3月從金融海嘯後谷底反彈,可延伸一條較長期的支持線,經過接近兩年,恒指於今年2月初跌穿此支持線,使此支持線變為阻力線,其後於兩個月內三次上試阻力不成功,若日後恒指反彈,此阻力線或許變得關鍵
- 從2009年11月,恒指進入下降軌,直至2010年9月才升破此下降軌阻力,再一舉升了3,500點至約25,000,當中曾於2010年5月跌至約19,000,低於250天平的平均線約8%
- 從2010年11月,恒指進入下降軌,現時仍徘徊此下降軌間,現時的向下支持為21,900
- 恒指現報22,420,250天平均線約22,600
- 若從2009年3月的11,000升至2010年11月的25,000,以黃金比率算調整,第一個支持在19,650(38.2%)
- 若從2010年5月的19,000升至2010年11月的25,000,以黃金比率算調整,支持位分別在22,700(38.2%)、22,000(50%)及21,300(61.8%)
- 純看恒指走勢,恒指的首個支持在21,900至22,000,其後的支持分別為21,300及19,650;若恒指跌至21,300,已低於現時250天平均線6%,筆者覺得已差不多,若到時是恐慌性下跌支持將更堅固;但若再跌破21,300,則當心大市下跌並非走勢問題,而是有著結構性問題
買入並看好領匯(823)領匯(823)收購將軍澳南豐廣場的商場部份,筆者認為是一個正面的轉變,若此方向進行得法,應可為公司帶來更佳增長空間。事實上,筆者於去年9月已於傳媒撰文建議領匯(823)應收購經營不善的長實商場「若經營得法,就算商場本身怎樣小規模,怎樣街坊化,亦可化腐朽為神奇,吸引更多人流,提高租值,為租户及股東創造價值,這方面領匯REIT(823)便做了很好的示範。筆者在想,若領匯REIT(823)收購置富REIT(778),是否可為雙方股東創造雙贏之局!」
紅猴文章分享:富甲天下的商場 (7 Sep 2010) (
按此重溫)
紅猴文章分享:於好「息」之年投資REIT (14 Sep 2010) (
按此重溫)
筆者一直有向友儕說若投資保守可選領匯(823),因收息來說實不錯,但自己卻未有買入,主因筆者着重資產增值多於收股息,過事實亦錯過了此股實乃資產增值及財息兼收之對象。但改變投資策略後,股息率亦開始成為投資考慮,領匯(823)亦變成目標,但仍覺其股價不便宜,因較佳地段的屋邨商場優化計劃業已完成,加上因政治考慮難於短期再得到房委賣出其餘商場資產,限制了其增長空間。當筆者看過領匯(823)行政總裁王國龍於傳媒訪問大談重塑愛民村商場的計劃,因筆者於愛民村長大並間中到此懷舊一翻,知屋邨已老化兼地理環境亦非方便難吸人流,便覺領匯(823)是否技止此矣,只剩下非優質資產作優化,甚至有建議沽售的衝動。
當領匯(823)股價於$24至$25徘徊達半年後終在今年5月尾突破向上並升至現時的$27水平,同期中電(2)及電能(6)亦告破位上升下,證明市場仍視領匯(823)為資金退市時一個停泊的好去處,有其作為收息優質股的防守性。到了此次收購私人商場,才令筆者看到此公司於未來較明顯的增長空間,若處理得好有機成為一隻增長型收息股。
怎樣才算處理得好,主要可看以下數點:
- 所購買商場的增值空間,現有回報及回報前景,這正切合領匯(823)的強項:重塑商場,為其增值
- 領匯(823)稱此收購為第一步,將陸續有來,規模亦會越來越大;香港管理不善浪費良好地段兼不俗人流的私人商場雖多的是(長實(1)旗下屋苑商場已是典型例子),問題有多少會善價而沽
- 可否利用財務槓杆(借貸成本比收購商場的回報佳)藉收購為股東增值,當然需留意財務風險亦會隨之增大
領匯(823)於此次收購後,負債比率將由 15%,升至 16.5%,距離房地產信託基金負債比率上限 45%仍有距離,即使未來出資100 億元作收購,集團負債比率也不過約27%。領匯(823)今年4月簽了一筆25億元俱樂部銀團貸款,利率為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加85點子(約1.05厘),此次收購正利用低財務成本改善分派。行政總裁王國龍投資銀行出身,上任後向投資者力銷收購概念,似乎會以財技為公司增值。
領匯(823)於過往3年派息為$1.1045、$0.9737及$0.8399,去年增長13.4%,前年增長15.9%,假設其每年派息增長能保持在15%,今年(至2012年3月)及下年(至2013年3月)派息分別為$1.27及$1.46,若以息率4%為合理價,估值為$31.75及$36.5。
筆者於週五以$27.4買入1,500股領匯(823),不排除繼續收集。
投資組合如6月8日的股評所言,會對建設銀行(939)(止賺$6.8)、中國工商銀行(1398)(止賺$5.7)及中國平安(2318)(止賺$77)分別作出減持及沽售。計劃未有變動,若大市續跌(週一已有機實現),此如先前所說針對筆者對內銀風險之關注的套利行動可令投資組合現金比率上升9%至45%(現比率約36%),筆者認為現比率35%至40%較適合,或會將部分套利再泊在盈富基金(2800)。
另外,筆者亦為數隻股票下了止蝕價。
(2011年6月13日後記:以$6.76沽出9,000股建設銀行(939),賺$6,070或11.1%;另外,如此股評Comment處加上數間大行對領匯(823)收購將軍澳南豐廣場的商場部份的評價。)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Contact: redmonkey@redmonkey.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