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了解國際名牌公司怎看現時國內的奢侈品市場及未來應對的策略,大家可看看以下節錄自今天香港經濟日報的訪問。
---------------------------------------------------
本報在歐洲走訪坐擁Gucci、Yves Saint Laurent(YSL)、Bottega Veneta等國際著名奢侈品品牌的法資跨國控股公司PPR,主席兼行政總裁F.H. Pinault在巴黎接受訪問時,未有否認奢侈品市場於內地的增長勢頭,今年似有放緩迹象。
近4、5年急速擴展後,國際奢侈品品牌現亦變換其中國策略,由快速開店,變成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
PPR去年於大中華區的奢侈品收入按年增加39%,今年首季內地的收入增幅則放慢至24%,但仍高於期內整體奢侈品同店收入的18%增長,反映中國消費者仍是其收入的增長來源。
Pinault接受訪問稱,中國經濟及奢侈品市場發展,不會直綫上升,但認為人均收入最快10年內追上成熟市場,增幅可達兩倍,所以中國絕對是奢侈品最重要市場之一。
貝恩諮詢及意大利奢侈品業界組織Altagamma估計,去年內地奢侈品市場達129億歐元,佔全球約6.8%(歐洲佔最多的35%);但按年增長幅度就預期由11年的35%,降至今年的18至22%。
PPR的旗艦品牌Gucci,過去8年在內地的直營店由4間急增至51間,現時卻遇上消費者「厭倦」的問題。行政總裁Patrizio di Marco在米蘭接受訪問時,稱除開店外,更要多推廣Gucci所代表的質素「我們過去8年瘋了般奔跑,但卻忘了如何步行。」
Gucci的產品多有其商標設計,讓人一望就知。但行政總裁Patrizio di Marco說:「近日看報道,中國有錢人對一些近年非常流行的牌子,已感到點點厭倦。一個是我們,一個是我朋友——Louis(LV)。」
di Marco解釋,Gucci過去7至8年於內地開店太快,而忘記跟消費者溝通。「你買這個手袋不是因為這個商標,不是因為它多貴多貴,而是Gucci所代表的質素,源自意大利數以十年的工藝。(我們)抓住消費者的心,提高忠誠度,真正的增長才會到來。」
他稱,日本市場由追求商標到追求品牌所代表價值,用了15至20年,而中國消費者用了5至6年就達到。
相對Gucci今年首季於大中華區的15%收入增長,商標設計更低調的BV,今年首季於亞太區增長45%,似乎更勝一籌。
BV行政總裁Macro Bizzarri指,08年麥肯錫調查發現,只有32%的中國有錢人,願意購買低調(understated)的奢侈品,但到10年就提高到52%,較日本市場成熟更快。
他續指,公司宗旨是名字已代表其價值,產品不需要商標,發展策略亦會貫徹執行。他指BV的目標客群「不需商標,不要炫耀」,故在內地開店前,亦會先肯定有關消費群體出現,不會單純為開店而開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